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说课稿

幼儿说课稿

时间:2023-11-06 20:01:25 晓怡
幼儿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

幼儿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说课稿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说课稿 篇1

今天选择说课的主题内容为《天气凉了》。我的教育对象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于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尽量与他们自身有着较强体验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为小班安排的活动内容更需易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在“天气凉了”这个大主题的背景下,选择了“秋天的水果”这个小主题。

大家都知道,秋天是各种水果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水果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不仅有不同的名称,还有形状的不同,颜色的不同,味道的不同等。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认识是具体的,只能根据外部的'特征来区别事物,水果中的不同最直观的是外形,幼儿对此已有了一定的经验认识,但水果中除了外部的不同,它的内部也藏有许多的教育契机。

说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养成爱动手动脑的习惯。

2、能运用多种感观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观察苹果、桔子。

第二环节:游戏“摸水果”。(巩固对苹果、桔子的认识。)

第三环节:品尝苹果、桔子。

第一环节,“观察苹果、桔子”。

小班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在整节课的开始部分,我就充分利用孩子的这段有意注意时间,让幼儿观察苹果与桔子有那些方面的不同,这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要鼓励幼儿去观察,去发现这两样水果的不同,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开始时,教师与幼儿围坐在大桌子旁,告诉幼儿: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这里都有哪些水果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找一找苹果与桔子的不同,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找到的?苹果是圆形的,桔子也是圆圆的;苹果是红色的,桔子是黄色的。

小班小朋友他们最初表达的一定是他们直观看到情形,多数以单词的表达形式出现,如圆圆的,红红的,等等。这是老师的作用除了帮助孩子表达清楚,还可以通过顺口溜的形式,把形状与孩子生活中某些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如:“苹果苹果红红的,桔子桔子黄黄的”等等。同时,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观察苹果与桔子的不同,可以用刀子将苹果和桔子切开后进行比较。

第二环节为游戏“摸水果”。小班的孩子们好动、好玩,对学习的认识很大的程度依赖于行动。“摸水果”的游戏,就能满足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学习的快乐。此环节,我将水果装于一只布袋中,让幼儿蒙住眼睛后伸进一只手进行摸索,并回答摸到了什么水果,然后拿出来进行验证,看回答得是否正确。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强调营造一个愉快、欢乐、无拘无束的游戏气氛,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让孩子们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第三环节为“品尝苹果、桔子”。经过以上一段时间对苹果与桔子进行比较,幼儿的神情应得到一定的放松,这时让幼儿品尝苹果与桔子,比较一下它们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如“苹果是甜甜的,还有点酸酸的;桔子不仅甜甜的,而且水份还多多的。”

整个活动是围绕着水果展开的,以充分展现孩子们自主的表达,并在愉快、轻松的游戏中学习、感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幼儿喜爱吃水果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幼儿是主体。我会关注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的情况,并帮助胆小的孩子能大胆地去游戏,去表现;也要保护敢说敢做的孩子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给予肯定;还要注意那些一般不起眼的孩子,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孩子得到发展,其次,活动结束时还要鼓励幼儿们多吃水果,这样才能使我们孩子们的身体长得棒棒的。

幼儿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花儿朵朵》大班上学期《七彩世界》主题中的一个生成活动。是以花为主线,通过课件欣赏花的成长过程及不同姿态,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一种意境和情绪,培养了幼儿审美能力及艺术表现力。

纲要指出:艺术教育应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本活动的教学目标如下:

1、幼儿对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的活动感兴趣。

2、能随着音乐在不同情境下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的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音乐磁带。

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不同花的开放过程。

难点:幼儿能与同伴合作多种舞蹈造型,并有所创新。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运用了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为幼儿搭建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创新的舞台,让孩子们通过欣赏、探索、创新,从而获得成就感。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直观地再现了植物生长的动态过程,赋予幼儿动感形象,恰好弥补了人体难以体察植物生长的动态过程的不足,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并辅以启发联想法、示范法、表演展示法、课程整合法等,让整个教学过程做到动静结合,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始终为幼儿创设温馨的心理环境。

(二)学法

在学法上,我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多种感受、表现的形式和渠道,让幼儿自主探究与学习。其次,是借助录音、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创造美。这些方法能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都能得到心理满足,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导入主题

活动的第一部分,通过课件欣赏小喇叭花从种子发芽到长大成一朵花的过程。我们用简短的`问话让幼儿建立起动作的视觉形象与身体的关联。让幼儿想像自己是一粒会跳舞的花种,尝试用肢体动作随着音乐一起表演花发芽长大开花的过程。

(二)展开课题,丰富幼儿肢体语言

1、用肢体语言表现各种花开放各种姿态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中心环节,我们以观看多媒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让幼儿对开放的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在欣赏表现中,我们运用了个别示范法,请个别幼儿来展示与众不同的动作。对于难以表现的花,如一层一层的花,我们就进行演示示范。

教师以花妈妈的身份进行指导,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尽情展示,把美 ……此处隐藏4604个字……你们的果汁做好了吗?果汁粉和杯子中的水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呀?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吧!一口把它全部喝完。

3、交流现象、了解溶解。

师:你们喝得果汁水是什么味道的呀?这么好喝啊!刘老师也想来尝尝,谁愿意来帮刘老师也做一杯果汁?我请坐的最神气的小朋友。

(幼儿演示做果汁,师讲解)师:咦?果汁粉怎么不见了?你怎么知道的?

(准备一杯白来水进行对比)师:我们来看看,本来的水是什么颜色的?放了果汁粉的水又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小结:哦!果汁粉放到水里变成了果汁水的这种现象,我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溶解。叫什么?(请几个幼儿起来说说溶解)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不同的溶解物质。

1、出示调查表,进行猜测。

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在水中溶解呢?老师这里还有几种不同的东西,你觉得他们会在水里溶解吗?我们先来猜一猜(出示表格)。

师:这是一张调查表,我们先一起来把小朋友们猜的记录在表格里。(认识调查表)2、幼儿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师:你们猜的对吗?和刚才一样,一桌四个小朋友,自己动手去后面的桌子上试一试吧,看看到底哪些东西在水里会溶解?哪些不会在水里溶解?

3、交流。

师:请小朋友拿好自己的杯子坐到小椅子上,现在请小朋友把你刚才发现的告诉我们吧!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他溶解了吗?

四、延伸活动。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东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们一起去观察或者动手试一试,然后把发现的结果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幼儿说课稿 篇7

一.选材来源:

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中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大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

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此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学会主要动作要领就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会越来越准确。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通过品尝食物进一步练习和巩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游戏法:中班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突出特点。因此,我设计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筷子带来的乐趣。

说学法:

1.操作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

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在第二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品尝,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在尝试筷子进行各种活动时,孩子们通过使用筷子打击节奏、搭建游戏等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教学过程:

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导入活动——学习筷子使用方法——练习筷子的实践活动——筷子游戏

1.导入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

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第二次的学习,我配上了音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动作。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

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4.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使用筷子品尝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节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

五.活动评价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趣。

《幼儿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