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说课稿

幼儿说课稿

时间:2023-11-06 19:59:51 晓怡
关于幼儿说课稿汇编十篇

关于幼儿说课稿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说课稿 篇1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白天和黑夜的特点,理解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2、尝试在"辩论"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挂图、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今天我们来了很多老师,还有两只小动物也来了,它们会是谁呢?(逐一出示小动物跟小朋友们问好),这两只小动物正在为一件事争吵,它们为什么争吵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就知道了。

二、播放录音,幼儿完整听故事一遍

1、听了故事以后你们知道兔子和猫头鹰为什么吵架了吗?

2、兔子为什么不喜欢黑夜?(因为天一黑它什么也看不见只好去睡觉,所以兔子不喜欢黑夜)

3、猫头鹰为什么喜欢黑夜?(因为猫头鹰晚上才能出来玩出来抓老鼠吃,白天太长晚上就短了,它会吃不饱玩不够的,所以猫头鹰喜欢黑夜)

4、兔子和猫头鹰吵累了,就去找其他的动物评评理,它们找到了谁?

5、野牛是怎么说的呢?(出示图片)

6、小鸟是怎么说的?

三、情景迁移,讨论:总是黑夜没有白天行不行,为什么?如果没有白天总是黑夜行不行,为什么?

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对了,其实白天和黑夜是分不开的,地球会不停地转动,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太阳光照射到我们这里的时候,我们这里就是白天,当太阳光背离我们这里的时候,我们这里就是黑夜。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因为有了白天才会有黑夜,有了黑夜才会有白天,所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我们用愉快的心情去面对,白天和黑夜一样精彩。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去外面感受白天的精彩

活动反思(一):

兔子不喜欢夜晚

在活动过程中,我的教态亲切自然,设计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比较符合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我也一直强调幼儿要说完整的话,这些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我一开始用录音的形式来播放故事,很多幼儿思想还不够集中,根本没有认真在听故事,而且活动中教师只安排了一次完成的故事倾听,因此那些没有听清楚故事的小朋友就根本回答不出我提出的问题,只有少数幼儿能够回答。如果我能运用口头讲述,并带上肢体动作的话,想必对幼儿的吸引力就能更大,活动效果也能更好些。在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这一环节中,幼儿说得不够多,老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幼儿多说,提问面也要广一些。而且在提问环节中应该逐一出示挂图,我只出示了一幅,后面的都给忘了,这方面还要注意点。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幼儿回答之后,我总是要张着嘴巴要停顿几秒,然后再进行小节,我是在思考,但这样很容易破坏整个活动的节奏,而且幼儿在回答完后都等着老师的小结,这空白的几秒给人的感觉是将课堂气氛显得比较迷茫,这是不应该犯的错误,最后就是在幼儿说"黑天"的时候我没有及时纠正,不能让幼儿掌握不规范的词语。

本次活动教师预设了三个目标,分别是

1.能正确对待夜晚,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2.知道白天和黑夜的不同特点,理解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3.乐意在"辩论"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通过此次活动的进行,基本完成了最初目标的设定。

在猜测老牛和小鸟的评理时,幼儿的反映积极,有的'说会找大象,有的说会找老虎等等。当听完录音故事,小朋友们辩论白天和黑夜的时,小朋友们都举起了小手,气氛热烈。有的说:我喜欢白天,白天可以上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我喜欢白天,白天可以欣赏美丽的景色,真开心......。也有的说:我喜欢黑夜,黑夜里,爸爸、妈妈不上班,我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喜欢黑夜色,黑夜可以安安心心睡觉......。

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会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来提问、引导,对幼儿的回答能适当的进行小结,教师所抛出来的球,幼儿也能接住。总的来说,对于故事的选材还有待斟酌,故事的题材较简单,幼儿很容易就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其实教师可以对这个故事的深层含义进行挖掘,发掘出故事的内在价值,这样对幼儿对教师都是一个能力上的提升。

幼儿说课稿 篇2

大班主题活动《鸟的家族》,是"动物世界"中二级主题中的一个系列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价值: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在厦门,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厦门的白鹭洲有鸽子,鼓浪屿上有"百鸟园"等。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新《纲要》告诉我们,"要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2、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从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等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和的一面。具体的目标为:

3、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

(2)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难点为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看了,听了,都会忘的;只有我操作了,才会记住。"因此身临其境的学习定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

4、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磁带,录音机等。

二,说教法:

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让幼儿通过五官的感受来发现,探索事物的现象,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

2、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不同环境,不同的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自己与图片的 ……此处隐藏13906个字……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请幼儿拿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动作,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要是让幼儿探索香蕉的外型特征,大胆运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想象结果;第二次是让幼儿吃香蕉,幼儿在剥一剥、尝一尝、看一看,说一说中获得感知,初步了解香蕉从"整体——>部分——>没有"的渐变过程。

此外,我还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穿插运用了启发联想法,赏识激励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三、 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种感官参与法

《幼儿园指导纲要》科学领域中,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 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眼看(观察)、耳听(倾听)、头脑(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方式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发挥想象、大胆表述及表现。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2、体验学习法

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在活动中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去体验自己或别人的想象结果。

3、尝试法

陶行知先生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二环节后半部分我鼓励幼儿用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在分享活动中,我又充分给予幼儿尝试自己剥香蕉的机会,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 说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这一部分是为了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一开始,我就出示一个方纸盒,用神秘的语气提出问题:"小朋友,这个盒子里面有一样好吃的东西,它的样子长长的、弯弯的,皮黄黄的,要剥皮后才能吃,你们猜猜是什么?"问题中表示香蕉特征的语句,如:长长的、弯弯的,皮黄黄的,要剥皮后才能吃。教师在表述时语速要慢,咬字要清晰,这样才能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并结合以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有意识地猜出老师问题的答案。然后,我再从盒子里把香蕉拿出来,展示给他们看,肯定他们,给予他们自信和鼓励,既吸引了他们的视线,又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我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想象结果,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一开始,我就抓住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开始提问:"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香蕉,它会变魔术,你们信不信!" 这样一说,孩子们肯定会觉得很新奇,不管他们信不信,我接着就已经开始变了,很自然的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你们看!香蕉开始变了,变变变——(教师轻轻地把香蕉往下弯),你们看它这样像什么?"孩子们结合以又经验发挥想象并大胆表达,也许有的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教师可以运用启发联想法,引导幼儿去想象,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并允许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香蕉在这一环节当中有三种变化,教师在每种变化后,都要给孩子们充分的想象和表达时间。在最后一种变化后(即香蕉竖起来时),教师加入了师生互动:"请你们跟老师一起打电话吧!"。最后,还给了幼儿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香蕉除了可以当作电话外,还可以当作什么?请你们每人拿一只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动作,好吗?"这样,孩子们就全都动起来了,他们自己想,自己做,还可以学别人说,学别人做,真正做到了生生互动。

结束部分

这一环节是一个分享过程。首先我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剥香蕉:"让我们剥开香蕉,看看剥开后的香蕉像什么?"这里幼儿尝试自己剥开香蕉皮,对动手能力较差的,不会剥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帮助。然后让幼儿观察、想象剥开的香蕉像什么?最后和幼儿一起分享:"下面请你们一边吃,一边看看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在吃的过程中感知、交流香蕉从"整体——>部分——>没有"的渐变过程。教育幼儿把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废纸篓。活动结束。

此次活动内容体现了直接兴趣性,活动性、整体性和发展性。

活动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幼儿之间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原理,始终以动静结合融入的形式展开,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实践中接受。

幼儿说课稿 篇10

一、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年龄都处于3~4岁之间,这个时期,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了明显改善,感知觉也逐渐趋向完善,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其思维也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较多依赖于生动、鲜明的形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这个教学内容是通过对儿歌的感知和理解,让幼儿来感受诗歌中天真活泼的情趣,从而激发幼儿有朗诵儿歌的兴趣。

此教材富有形象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知识经验,而小班幼儿已经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并对小动物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内容在小班教学是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 ,所以我选了这个内容,以促进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二、活动目标及其重难点解决策略。

1. 感知小鸭、小鱼、小鸟的行走方式,乐意学习儿歌。

2. 学习儿歌《谁最羞》,体验小袋鼠的羞的心理。

3、知道要自己走路,不要大人抱。

重点:感知小鸭、小鱼、小鸟的行走方式,乐意学习儿歌。

解决策略:结构图能帮助幼儿直观的感知儿歌中的动物形象,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难点:了解小袋鼠的羞是难为情。

解决策略:小班的'幼儿也有自己的是非观念,能简单判断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在出示图片袋鼠妈妈抱着小袋鼠的时候,自然而然想到要妈妈抱石难为情的,并在理解难为情的情况下,教师再说一个好听的字"羞",让幼儿对羞产生的深刻的理解。

活动准备: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教学结构图,PPT(一些自己走路的乖孩子),音乐《乖孩子》

三、 活动流程:

1、感知图谱,认识动物。

出示小鸭、小鱼、小鸟,使幼儿对这些小动物产生兴趣。

2、分析图谱,理解儿歌。

观察小鸭和鸭妈妈;观察小鱼和鱼妈妈;观察小鸟和鸟妈妈;最后出示小袋鼠和袋鼠妈妈。图谱的出示,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整个图谱说的是什么事。

3、学念儿歌,深化情感体验。

(1)。看图完整欣赏儿歌。

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2)。看图完整学念儿歌。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念儿歌并做动作。

(3)。小结:鼓励小袋鼠自己独立行走,不要大人抱。

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劝解小袋鼠自己行走,不要妈妈抱。

4、再次深化情感体验。

最后以PPT的形式播放一些平时幼儿园放学回家自己走,不要大人抱的乖孩子,并用背景音乐《乖孩子》。

《关于幼儿说课稿汇编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