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4-03-13 22:30:31 晓怡
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精]

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精]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用泥条弯曲连接制作蝴蝶,表现蝴蝶的不同动态。

2、巩固连接的技能。

3、能大胆创作,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三只蝴蝶》。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讲故事,揭示活动内容。

●故事的导入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制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蝴蝶长什么样子? (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蝴蝶翅膀两边的图案和花纹是一模一样的,这叫对称。

2、学习蝴蝶的制作方法。

(1)集体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教师:你准备怎样制作蝴蝶?

(2)教师小结:先搓一段粗一点的泥条做蝴蝶的身体,然后搓两根细一点的泥条盘成蝴蝶的翅膀,再用两根细小的泥条做成蝴蝶的触角。

●在这里,教师采用了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对蝴蝶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要点提示:

1)将蝴蝶的身体、翅膀、触角组合在一起时要注意连接牢固。

2)启发幼儿想象出蝴蝶飞舞的各种姿态,注意各部分连接的不同位置,制作出各种动态的蝴蝶。

4、展示作品,幼儿互评,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建议:略

活动延伸 :

结合故事开展“三只蝴蝶”的制作活动,学习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对蝴蝶进行涂色,而后表演该故事。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一、《排排坐》是一首广东湛江地区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民间童谣,歌词采用了幼儿的语言,通俗易懂、简短生动。通过“排排坐,吃果果”来延伸赞扬纯朴的谦让、相互友爱、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本歌曲是五声商调式,2/4拍,音域在一个八度之内,全曲由四个乐句和一个尾声组成,旋律优美,感情亲切,曲调中的跳动让人感到活跃、欢快,富有童趣。

二、《鸡公仔尾婆娑》这是一首流传于广州地区的民间儿歌。歌词的第一句“鸡公仔尾婆娑”是为了押韵和起兴,与后面的歌词在内容上是无关联的。歌曲描述小主人公学唱歌时,非常的聪明伶俐进而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动脑多思考,不要依赖父母和他人,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歌曲中三岁的的孩子仅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学会唱歌了,他多自豪、多得意。歌曲结构短小、精悍,歌曲共四乐句,两小节一句,是六声徵调式。

三、广东音乐初期有“粤乐”之称,建国后才称“广东音乐”,民族音乐界常有人主张正名为“粤乐”。是发源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民间音乐,具有岭南文化“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的特点,是岭南的一大民间器乐乐种,采用中原之精髓,纳四海之新风融会升华,自成宗系。《青梅竹马》出自唐代李白的诗词“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被对广东音乐的发展和成熟作出重大建树的杰出代表性人物吕文成以此为题,创作了《青梅竹马》,乐曲通过描写了儿童天真烂漫,嬉戏玩耍的情景来表现李白诗词中意境。

四、“广东知多少”(以广州为主)

1、相传古代有五仙人携谷穗骑着五只羊来广州,所以广州又称“羊城”、“穗城”。

2、广东的名土特产有:粤绣工艺品、荔枝、龙眼、香蕉、菠萝、芒果、抽纱工艺品、端砚、广式月饼、广式蜜饯、盲公饼等。荔枝、香蕉、柑桔、菠萝因在广东分布广、产量高、品种好而 被誉为“岭南四大佳果”。

3、 广州市儿童公园进行试掘,发现了南越国宫署建筑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被国家建协(UIA)列入“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

4、全国规模最大的艺术类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

5、简介广州的中山纪念堂、镇海楼、白云山、黄埔军校、陈家祠、星海音乐厅。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广东民间儿歌的风格,按节奏朗读童谣,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排排坐》,并进行歌词创编活动。

2、用得意的情绪来演唱《鸡公仔尾婆娑》,并能够边唱边动作表演,体会歌曲中小主人公不依赖他人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3、聆听广东音乐《青梅竹马》,认识乐器二胡和笛子,初步感受听辩它们的音色。

4、练习用木鱼和其他打击小乐器为歌曲演唱伴奏。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广东音乐,经过对本课的学习,能更进一步了解广东。

教学难点

歌曲《排排坐》中附点节奏的准确演唱。

教学建议

1、本课可按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演唱《排排坐》,进行创编活动。第二课时:演唱《鸡公仔尾婆娑》和欣赏广东音乐《青梅竹马》。

2、从聆听音乐和动作感受中去区分二拍子和三拍子,培养学生的节拍感。

1、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建议开展“广东知多少”的活动。

表演《排排坐》

教学内容(教学的基本要求)

1、采用听唱法教学,引导学生倾听范唱,然后拍击节奏哼唱。教师要注意提示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唱法。

2、看课本上的图编故事,体会如何在行动上相互友爱、尊老爱幼。

3、引导学生用最后两小节来创编歌词,还可以尝试另外的方法来进行创作。想一些办法来为歌曲伴奏,如:敲击打击乐、声势伴奏、体态律动等。

表演《鸡公仔尾婆娑》

教学内容(教学的基本要求)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合作,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懂得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得好习惯。

2、能用手臂把歌曲的旋律走向划出来,演唱歌曲时尽量把得意自豪的情态表现出来。

3、为课本中的公鸡涂上颜色,看谁的公鸡最威武。

4、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学会协调打击乐器和歌唱的声音。

聆听《青梅竹马》

1、初听,感受广东音乐的独特风格,说说自己的听后感,音乐在表现什么?用语言表述的同时最好能加上动作表演。

2、复听,选择课本上的动作或者自编动作表示所听到的音乐。

3、看图认识乐器的形状,尝试分辨演奏乐曲的乐器音色:二胡和笛子。

4、模唱乐曲,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用木鱼为乐曲伴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动作建议:

间奏音乐找朋友< ……此处隐藏5337个字……有说教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倾听B段音乐,学蝴蝶自由地在花丛飞舞

1.教师示范并提问。 师:小蝴蝶一下子交了那么多好朋友,开心极了,你们看,它还在花丛中跳起了舞。(教师边示范边用语言提示:飞一飞,闻一闻花香。)

师:刚才蝴蝶是怎么跳舞的?音乐停,蝴蝶就怎么样?你们想不想变成蝴蝶在花丛中飞一飞,记住音乐停就要飞回来。

2.幼儿听音乐学蝴蝶飞舞,教师提醒幼儿音乐停时找椅子。

【评析】B段音乐优美流畅,重在让幼儿感知AB段音乐的不同和能随音乐学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对音乐的节奏不作要求,这样的安排做到了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四、完整欣赏乐曲,玩“蝴蝶找花(即抢椅子)”的游戏

1.听音乐完整做动作,初步了解游戏规则。

师:现在我们完整听音乐,玩“蝴蝶找花”的游戏。(教师偷偷将自己的椅子藏起来)

师:咦,我的花不见了。原来,在音乐停的'时候就要马上找到一朵花(找一张椅子坐下),要是太慢了花就躲起来了。

2.完整地玩“蝴蝶找花”的游戏2~3遍。

师:如果找不到花怎么办?(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提议:谁没有找到花,就帮所有的花儿浇浇水。)

五、结束活动,玩“给花浇水”的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给自己的花浇水?我们听音乐一起玩一玩吧。(教师和幼儿一起站在花旁边做动作,并提示:你好,你好,伸出小手浇浇。)

【评析】教师用游戏的口吻,在情境中让幼儿熟悉“找花”的游戏规则,幼儿更易掌握;在结束环节,教师提议玩“给花浇水”的游戏,巧妙地将身体动作的创编过渡到对生活动作的模仿和创编上,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活动延伸:

在班级表演区,提供音乐、打击乐器及丰富的图片,鼓励幼儿听音乐创编出更多更有趣的动作。

活动反思:

1.以游戏情境贯穿始终。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教师将幼儿的座位设计成花园的场景,以逛花园的情景导入,开启了一段趣味盎然的游园之旅。并以“蝴蝶找伙伴一蝴蝶飞舞一蝴蝶找花”的游戏贯穿活动始末,巧妙地和活动目标相互融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玩中学。“蝴蝶找花”其实是传统的抢椅子游戏,音乐结束就是“找花”的信号,在想要快速找到花的动力驱使下,幼儿自觉地保持高度集中听辨音乐的状态,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极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以韵律儿歌表现音乐。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感知A段音乐节奏,在每小节的第四拍快速地做两次动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是有难度的,为了化解难点,教师创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韵律儿歌“你好,你好,伸出小手××”来表现音乐,帮助幼儿迅速有效地准确感知节奏,使幼儿更加投入和享受活动的过程。儿歌的内容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幼儿动作的改变而变化,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如:幼儿将“伸出小手拍拍”创编成“伸出小脚跺跺”“睁大眼睛眨眨”等。

3.以精巧教具激发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艺术领域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小小的蝴蝶教具制作精巧逼真,在幼儿的期盼声中悄然出现,吸引了他们的眼球,都争着和小蝴蝶交朋友,“你好,你好"的问候声发自肺腑。小蝴蝶还有神奇的魔力,它会在不经意间飞落在某个幼儿身上,和大家玩拍击身体某个部位的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赋予动作的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随着流畅优美的B段音乐响起,蝴蝶优雅地在花丛中飞舞,造访每一朵花的情境,激发了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的天性,他们迫不及待地变成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快乐的舞蹈。小蝴蝶玩偶既是玩伴,又是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在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高涨的积极性,轻松愉快地边听音乐边准确合拍地做动作,部分能力强的幼儿还能尝试和伙伴商量,共同创编出独特的动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愿意和同伴一起做动作、念儿歌。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儿歌。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难点】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丰富幼儿关于手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宝宝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啊?”

“伸出来让老师看看是哪两只手。”

找一找手掌、手指。知道手上白白的、光光的、平平的部分是手掌,手掌上方连接的'五根长长的“小棒”就是手指。

二、听儿歌:老师边做动作边缓慢地念一遍儿歌,让幼儿根据动作初步体会儿歌内容。

一只手,两只手:先伸出一只手,再伸出另一只手,五指张开。

握成两个小拳头:双手握拳。

小拳头,伸出来:伸展拳头,张开五指。

长出十个小朋友:随意摆动十根手指。

三、学儿歌。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二至三遍。

边做动作,边跟读。

“宝宝们和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儿歌,边念儿歌边试着动动你的小手,看看它们是不是听你的指挥。”

听儿歌,做动作。

“下面,老师来念儿歌,不做动作了,宝宝们听儿歌来做做动作,看看你们的小手听不听话。”

看动作,念儿歌。

“我们再换一换,老师做动作,你们念儿歌。”

四、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老师领读,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乐趣。

“宝宝们的儿歌都念得真棒,请你也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一听吧!”

五、延伸:游戏“小手开花”

“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开了五瓣花/十瓣花。”

【活动反思】

1、儿歌《两只手》原本共有八句,前四句即本活动学习的内容,后四句主要是教育幼儿勤洗手、讲卫生,而这一内容在前段时间已给幼儿上过了。另外,我感觉八句儿歌对于低幼儿童似乎有些复杂。因此,我对儿歌内容进行了调整,只截取了儿歌的前四句让幼儿学习,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认识手上。

2、在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边看老师做动作、边听老师念了一遍儿歌后,很快就掌握了儿歌内容。其中,幼儿对一、四句的掌握最快。

3、在最后的延伸游戏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不太高。首先,幼儿在学习了儿歌后已有一些分心;其次,幼儿可能对五和十的数字概念还不清楚,再次,幼儿还可能对“瓣”这一量词不理解。平时我们通常会更普遍地说“几朵花”,而不太说“几瓣花”这类书面语。由此,我觉得幼儿,尤其是低幼儿童的游戏必须注意使用语言的口语化,以便幼儿理解和参与。

《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