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6-08 03:50:35 晓怡
(精品)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

(精品)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排图讲述试泡泡变成包共4幅图片,描绘了男孩边吹泡泡边走路、走到池塘里、撞翻阿姨的菜篮子额头上鼓起一个包等一系列情景,塑造了走路不专心的小男孩的形象,情节有趣、画面生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活动以泡泡为主线,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排图、讲述,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讲述“泡泡变成包”的过程,提醒幼儿走路要专心,引导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能结合已有经验看懂图片内容。丰富词汇:东张西望。

2.尝试分析、推理“泡泡变成包”的`过程,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图片排序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述图片中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3.懂得外出活动时、走路时要专心,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4幅(详见教案后的附图),“幼儿学习材料”一《我长大了》

【活动建议】

1.以游戏“找泡泡”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图2(只露出额头上的包,其他部分遮住),提问:这是什么?幼儿猜想后揭开谜底,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尝试分析、推理“泡泡变成包”的过程。

(1)出示4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提问:这个泡泡分别出现在哪几幅图片中?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其他情节。提问:小男孩吹泡泡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2,鼓励幼儿进行讲述。

提问:这幅图也有“泡泡”,这个泡泡是什么?泡泡怎么会变成包呢?

3.提出讲述故事的要求,引导幼儿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述图片中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1)结合《我长大了)第8页,引导幼儿以泡泡为线索进行观察,学习给图片排序的方法。

教师:这4幅图描述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一想小男孩吹泡泡时发生了哪些事情,给图片排排顺序并讲一讲这个故事。

(2)交代讲故事的几个要素:名称、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事情。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细节,丰富故事的情节及内容。例如:图中的小鸟会说些什么?其他角色会说些什么?

4.鼓励幼儿自由讲述,请个别幼儿按照自己排列的顺序进行讲述。

(1)指导幼儿评价同伴的讲述内容:哪里讲得好?怎样讲就更好了?

(2)引导幼儿用生动、好听的词汇讲述故事。丰富词汇:东张西望。

5.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泡泡会变成包?怎样做泡泡就不会变成包?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老师在日常活动中观察到:大班上学期,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自立理能力,也能为集体做一些事情。但是大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尤其在家中凡事都由父母包办,缺乏独立性。为了提高幼儿的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丰富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老师尝试让幼儿在说说、画画中制定做事的计划,从而帮助幼儿提升已有做事经验,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活动目的: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计划中体验做事的快乐,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小红做事)2、自己、家里、大三班、小区的四列小火车样板。

3、幼儿操作的纸和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1.老师讲故事《军军请客》

2.幼儿讨论:军军为什么留不住朋友?

二、观看ppt(小红做事)1.我们看看小红会做些什么事?

a.自己穿衣服b.在家里扫地c.帮助班级整理图书。

d.在小区中捡垃圾三、幼儿制定计划1、想一想:你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什么事?

2、幼儿制定计划用简单的绘画表现为自己、家里、班级、小区做的事。

四、计划归类1.我们一起把你们做的事来分一分,帖一贴(幼儿将自己计划书,按自己、家里、班级、小区进行归类。)2.教师总结归类。

五、拓展"我会做……"引导幼儿尝试做更多的事。

本学期大班的专题内容是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独立计划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引导幼儿逐步地尝试计划呢?我们觉得要选择一些幼儿熟悉,平时经常做的事,这样促使幼儿去计划时能大胆、积极主动地进行,而非因困难度过大而退缩、害怕。

班中的幼儿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会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识还很薄弱,因此这一方面着手,让幼儿去尝试计划一下,我会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儿的兴趣很高。让幼儿进行计划与成人相比很大的差异,成人可以用文字表达,而幼儿只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故在活动中人物做事的简笔画是主要的表现方式。

在设计的各活动中,为了引出幼儿计划,在前两个环节中运用"军军与小红"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激发了幼儿要学习小红会做很多事。在每个环节之间,老师将四大幅示意图放于教室的四周。幼儿归类黏贴时积极地投入,并能仔细观察,从而将自己的画正确归类。

在最后交流与乃至此后几天中,幼儿常围绕着四大幅画在交流。并时常来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又做了××事!"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幼儿的随机反应,并及时地鼓励、提醒、引导。如:汪涵说帮爸爸切菜,我就引导幼儿要小心,避免危险:又如沈子妍说要过节了,帮教室打扮,我马上与孩子谈到了要来临的圣诞与元旦,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

存在的不足:

在活动中,幼儿围绕老师提出的四大主题"自己、班级、家里、小区"计划了做的各种事。但由于老师规定了范围,幼儿在计划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下次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计划做各种不同的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关于星座的有趣的故事。

2、了解不同的季节里可以看到的不同的星座,并制作出夜空里的星座。

活动准备 修正液,星星贴纸

活动过程

[导入]1.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星座。

- 在漆黑的夜空里可以看见我。

- 我有W形状,勺子形状等各种形状。

- 我叫什么呢?

[展开]

1.谈谈星座。

- 你见过星座吗?

- 你在哪儿见到的星座?

- 看过星座后你有什么感想?< ……此处隐藏1379个字……——记录表达初次实验探究中的发现。

今天我们要来一起玩一个新游戏,这个游戏我们需要用水来帮忙。你看,瓶子加上税就变成了一个瓶子眼镜,通过瓶子眼镜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有趣的变化呢?想不想来试一试。

待会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在桌上准备了3份实验材料,一个就是瓶子眼镜,还有两张卡片。

(介绍卡片,认识卡片上的图案特征)

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大了?还有什么变化,你是怎么发现的?

(教师巡视并和个别幼儿交流发现)

分享交流: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记录发现。

通过第一次实验,你们有了一些发现。有的...有的...可是这些发现你们都找到了吗?

实验二:再次观察,探究原因——验证归纳因方法不同导致的变化。

提出要求:你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找到这些变化呢?除了这些变化,你还能找到那些新的发现,把你所有的新发现都记录在这张表格里,另外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使用什么方法看到这些变化的。

1.刚刚的发现有没有都找到?有没有新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继续记录幼儿的新发现)

2.装满水的瓶子就像一个魔术师,让我们看到的图片发生了这么多奇妙的变化,瓶子的本领真大,真神奇!一起来说一说这些变化吧。

3.我们用同样的瓶子看卡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呢?(师生共同记录并总结。)

4.集体验证:瓶子拿得近和远,透过瓶子看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透过瓶子你们看得到我的眼睛吗?如果要让我的眼睛看上去特别大,该怎么办?

三、合作实验,猜测验证——发现改变物体位置后新的影像变化

1.出示实验材料,引发猜测:如果把一群小鸭子放在一个瓶子的后面移动,透过瓶子看,小鸭子会有什么变化呢?

2.观看视频操作,表述发现: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

3.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瓶子排成一排,让一群小鸭在瓶子后面移动,透过瓶子看,小鸭会有什么变化呢?(演示操作,观看发现。)

小小的瓶子本领却是非同凡响的,它能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发生很多有趣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欣赏并感受瓶子创意之趣。

那小小的瓶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本领和作用呢?

(观赏PPT)

小小的瓶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么多创意,瓶子的本领真大呀!

同一种瓶子眼镜就会有这么多的发现,那么大小形状不同的瓶子,那他们当瓶子眼镜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变化呢?请你们回去自己探索一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已经是第二研了,我采纳了各位老师的建议,并结合自身对这个活动的了解,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整,而活动进行得比第一研要顺利很多,很明显的是孩子们为主体了,孩子们在发现和探讨。而且实验的时候孩子们就是边说边操作的,没有像上一研那样“安静”。

在整个活动中我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索,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表现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重在欣赏、鼓励,避免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在对于幼儿的发现我并没有给予否认,似的幼儿更加积极得去探索发现。

但是在活动中也遇到了突发状况,就是有部分幼儿在拿到操作材料后没有按我的'要求去观察图片,而是去观察别的东西了。有的孩子去观察旁边的小朋友有的孩子去观察旁边的装饰品。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再三强调操作规则,后来学科组的老师们也跟我说到在那个环节我一共说了3到4次“请观察图片!”。她们给我的建议是让孩子们观察旁边的事物之后,慢慢引导幼儿观察到操作卡上,或者在讲述操作要求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用“瓶子眼镜”观察操作卡片。这样或许孩子们会更有目的性的去观察,而不是一拿到材料后就到处乱看。

在活动后的研讨活动中,老师们也指出了我得不足之处:临场反应能力有些薄弱,还需要再 “加工”。同时也指出疑问: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观赏PPT”是否有必要,或者可以把它放在课前准备中,那样或许孩子们在第一个导入环节能加会讲述了。其实在研究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个环节与之前的有些脱轨,但是也没能大胆的提出这个看法。我想在今后的研讨活动中还是应该要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那样不管正确与否对自己都是一个提升。

在经过两次的教研活动,我对科学活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且我也将这种新的尝试加入到了这阶段的科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这种的活动更加的喜欢,参与的积极性也更加高。科学活动还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来学习、来研究,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多关注活动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更多的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在看看、讲讲、想想中了解水的三种变化形态。

2、能力目标:能用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

3、情感目标:愿意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水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水蒸气、下雨、下雪、结冰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故事《小水滴的旅行》及和故事内容相符的课件;小水滴宝宝图片;白纸,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水的变化过程。

难点是能够画出并说出水滴的变化过程。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小水滴宝宝图片,提问:"看,这是谁呀?" "十一长假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去旅行了,小水滴宝宝也要出去旅行了,你们猜猜它会到哪儿去呢?"

二、播放课件,通过课件和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水的变化过程。

1、欣赏课件,幼儿初步了解水的三种形态。

(1)、幼儿欣赏第一段课件,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水滴变成了是什么?它怎么变成水蒸气的`?"

(2)、幼儿欣赏第二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跟着云妈妈飘呀飘,一阵风吹来,它变成了什么?落到北极后它又变成了什么?"

(3)、幼儿欣赏第三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变成云后飘到了哪里?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北极?"

(4)、幼儿欣赏第四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落到北极变成了什么?"

(5)、幼儿欣赏第五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旅行完回到了哪里?对妈妈说了什么?"

2、幼儿认真听故事,进一步感受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1)、幼儿连续欣赏课件,老师生动的讲述故事。

(2)幼儿讨论:"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有几次变化,分别变成了什么?":小水滴一共变了三次,分别变成了云(水蒸气)、雨、雪。它多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呀!

三、幼儿相互讲讲故事。

四、小水滴想把它这次旅行的过程画下来,小朋友们愿意帮帮它吗?

1、幼儿回忆故事内容,把小水滴的旅行过程画下来。

2、展示作品,并简单介绍。

3、老师幼儿作品。

《(精品)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