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6-08 13:10:39 晓怡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1)按两种颜色(2)按四种图案(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按单双数(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游戏《扑克站起来》

教师:扑克牌还有很多玩法,还可以神奇的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回去之后试一试怎样让扑克牌站起来,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发现小田鼠各种可笑的拖拉行为。

2、理解故事内容,学习“不嘛,再等*分钟,我还要……”句型,讲述故事。

3、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各种帮助小田鼠改掉拖拉习惯的办法。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故事PPT,故事相应图片。

2、手偶3个(小田鼠、田鼠爸爸、田鼠妈妈)

【活动过程】

一、手偶导入,引起兴趣。

师出示小田鼠:看,谁来了?是小田鼠,还有小田鼠的爸爸妈妈,今天小田鼠的爸爸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帮小田鼠改掉一个坏习惯,你知道是什么坏习惯吗?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听下面的故事。

二、通过PPT,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学说“不嘛……”

1、师播放PPT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2、讲述后提问:

田鼠妈妈和田鼠爸爸叫小田鼠干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小田鼠又是怎么回答的、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学说小田鼠的话“不嘛……)

3、师展示PPT,讲述第二部分。

4、讲述后提问:

小田鼠又干了什么?它说了什么?接下来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听下去。

5、师续讲故事第三部分(PPT5—PPT1)

6、讲述后提问:

小田鼠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它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看图说说。

三、播放PPT完整欣赏、讲述故事。

1、师:故事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2、幼儿看PPT跟着老师一起完整讲述故事。

四、谈论“拖拉”,引导幼儿学会不拖拉的办法。

1、师:你发现小田鼠的坏习惯了吗?是什么?你能帮助田鼠妈妈和爸爸帮助小田鼠改掉这个坏习惯吗?有什么办法?

2、师: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做事有时也会想小田鼠一样拖拉,但那样是不好的,那你觉得以后应该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的交流,相互学习)。

附故事:快睡吧,小田鼠

晚上到了。

妈妈对小田鼠说:“不早了,你该上床睡觉了!”

小田鼠喊道:“再等10分钟,我还要啃几口奶酪!”小田鼠在奶酪上足足啃了10个洞。

“这下满意了吧?现在去刷刷牙,赶紧上床睡觉。”田鼠爸爸说。

“再等9分钟!我要把我的跑车拿进来。”小田鼠叫道,说着跑出屋子,开着跑车整整转了9个圈,才开进家门。

“换好睡衣,快上床!”妈妈又在喊了。

“再等8分钟,我要给仙人掌浇浇水。”小田鼠跑到窗台上,给仙人掌浇了8滴水。

“马上睡觉,不要磨蹭!”爸爸催促道。

“来了,来了,我去给仓鼠大妈说声晚安,只要7分钟!”小田鼠跑到仓鼠大妈家。“晚安、晚安……”小田鼠一连说了7遍,可仓鼠大妈一声也没听到,她已经睡着了。

“再不上床,我可要生气了!”妈妈喊道。小田鼠赶紧跳上了床。可是,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件事。“妈妈,我想喝水,最多6分钟!”小田鼠跑进厨房,足足喝了6大口凉水。

“快睡觉吧!”爸爸说。

“晚安,我的小乖乖!”妈妈说。

“等等,再给我5分钟。”小田鼠想起他的玩具动物们还没有上床呢。妈妈在沙发下面找出了5个玩具动物,放在小田鼠的床上。

“晚安,做个好梦!”爸爸说。

“给我4分钟,我想上厕所!”刚才的水喝得太多了。上完厕所,小田鼠放水冲了4遍抽水马桶。

“好了好了,现在可以睡觉了!”爸爸妈妈一起说。

“等等,我还没有刷牙呢,只要3分钟就可以了。” ……此处隐藏3366个字……活动准备

材料:宽度为5厘米左右的纸条(正反面不同色),剪刀,双面胶,马克笔

幼儿:大班幼儿具备了本实验所需的画直线、粘双面胶、剪刀使用、认识面等的技能。在思维上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由一个现象推理证明得出一个结论。在意志方面能集中注意地倾听并根据要求或提示动手操作。

活动过程

一、认识纸的面和边

1.观察并说明纸的特征

师:“请大家观察纸带有什么特点吗?它有几条边缘?几个面?”

2.提出问题并请幼儿尝试

师:“用一条线从一面画到另一面,但是笔尖不能离开纸,你怎么画呢?”

师:“是不是每一条线都经过了纸的边缘?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不经过呢?”

小结:纸有不同颜色的两个面,刚才我们画过了从一面到另一面必须要经过一条边。

二、发现自己的作品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并找出问题

1. 将纸带粘贴成圈

幼儿操作将纸带粘成圈

师:“请用刚才画线的方法在纸圈上试一下,笔尖不经过边缘一直画会出现什么结果?有几个面上有线条?”

师:“老师也来试一下我的纸圈,看看是什么结果?”

小结:在笔尖不经过边缘和不离开纸面的情况下沿纸带划线,线条的起点和终点刚好遇到一起了,形成了一个圈。线条就只在纸圈的一面出现了而另一面是空白。

2.大胆猜测并验证

——“大家猜一猜如果用剪刀沿着这条线剪开,会得到什么?”

三、按步骤制作莫比乌斯圈,通过验证知道其特点

1.制作莫比乌斯圈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的纸圈和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再画一次,请大家仔细观察。”

师:“接下来请大家也来做一个,将纸带一头翻转过来,将不同颜色的'面粘贴在一起。”

2.观察并验证纸带的特点

师:“再来画一次试一试,看线的终点能不能回到起点?”

师:“观察一下线条在纸的哪一面呢?”

师:“现在纸圈有几个面呢?为什么?”

小结:刚才说过笔尖不经过边缘只能在纸的一个面画线,现在我们做出的纸圈用一条线就把纸的所有地方画完了,说明纸圈就只有一个面,这就叫莫比乌斯圈。

3.用剪刀操作

师:“用剪刀将纸带继续像刚才一样沿着线再剪一次,看看又能得到什么?”

师:“剪出来得到了什么?跟刚才剪出来有什么不一样的?”

四、感受科学的神奇,提出问题,让幼儿能保持兴趣,继续探索

1.总结

师:“今天我们制作并认识了莫比乌斯圈,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师:“它是将纸带翻转一次后粘贴成的圈,我们用笔验证了它只有一个面,而且将它从中间剪开,得到了一个更大圈。”

2.延伸

师:“我们的莫比乌斯圈还有神奇的地方,大家回去可以将现在的纸圈再剪一次,看看又会出现什么?”

师:“将一条新的纸带翻转两次后再粘贴成圈,它还是莫比乌斯圈吗?剪开后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大家回去验证,发现其中的秘密。”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是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多种用途的体现,很好地展现了身边的科学。从活动过程来看,活动环节由易到难,层层铺垫,从制作到验证,过程很完整。但是活动环节偏多,有各种突发情况发生的可能,活动时间难以把控。从幼儿表现来看,本次活动需要幼儿动手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集中使用,对部分幼儿稍有难度。此外,对莫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的理解可能有难度。从老师的活动开展情况看,同样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活动中多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部分幼儿需要提供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初步了解常见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2、能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对学习文字的兴趣。

3、激发幼儿继续对少数民族探索的欲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民族娃娃图片、少数民族的文字等。

活动过程:

1、自主探索:

(1)民族娃娃图片创设于环境中,引导孩子自由观察不同民族娃娃特点。

(2)个别交流:你知道哪个民族娃娃?他们是怎样打扮自己的?

2、娃娃找家:

(1)出示文字图片。幼儿看看认认。

(2)帮助民族娃娃找到自己的家。

幼儿找自己的喜欢的娃娃,讲出是哪个民族的,再送回家。

(3)幼儿互相检查核对。

3、经验提升:

(1)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

(2)少数民族的'娃娃服装和我们不一样,还有哪些不一样呢?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让幼儿有话可说,初步感知家,自然引入。接下来抓住幼儿喜欢帮助别人这一特点,让他们帮助小动物,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想说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课堂氛围热烈活跃;参与活动让幼儿从说到行动,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重点;拓展延伸训练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及想象能力。结束环节即紧扣课题又和谐自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进一步感知8以内数的组成。

2.学习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猜测抓握花片的数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花片若干、记录纸和笔。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科学·可爱的鸭子》。

(三)活动过程:

1.以拍手歌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分解。

玩法:先确定一个数"7",教师拍一个数,幼儿拍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前面确定的数"7"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出示7的三组分合式(即1和6、2和5、3和4),引导幼儿用互换规律说出另外三组分合结果。

2.以游戏"猜一猜"学习8的组成。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每组都有8个花片、记录纸、笔。一个藏,一个猜。

藏的幼儿把花片分别握在两只手里,出示其中一只手的花片数量,让猜的幼儿根据其数量推测出另一只手握的花片数量 是几。

猜对了之后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同时用推理的方法推出另一组。如:出示花片"1",另一幼儿猜"7",并记录结果,同时再推出另一组是7和1。

3.师幼分享交流。

师:8有几组不同的分法?

幼儿结合记录纸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有序地排列分合的结果。

引导幼儿发现一边每次多1、另一边每次少1和互换规律。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继续投放游戏材料,让幼儿继续玩"猜一猜"的游戏,引导幼儿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