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6-08 18:46:34 晓怡
[集合]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

[集合]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学习6—9的相邻数,知道自然数列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1,比它后面的数少1。

初步理解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

学习向大家介绍某一组游戏名称及规则。

活动准备:

教具:“找朋友”游戏实物卡片3张。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复习2—5的相邻数。

游戏:“看数拍手。”“我出的一个数是几,说预备——拍。一、三、五组的小朋友先拍比它少1的数,再说我拍几比几少1。二、四、六组的小朋友后拍比它多1的数,再说我拍几比几多1。”活动可请幼儿交换进行。

小组活动。

第一组:找朋友。

“请你数数中间是几?在它前后的空格中印出比它少1和多1的两个朋友卡片,再在下面引上数字,说说几比几少1,几比几多1。”

第二组:依样涂色。

“谁会向大家介绍这一组的活动?”

第三组:看标记印数字。

活动。

在黑板上展示幼儿在活动中完成的.材料。请幼儿讲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4、5、6。4比5少1,6比5多1和5比4多1,4比5少1。

“现在我来报数,你们来答比它少1和多1的数。”

教后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习6—9的相邻数,知道自然数列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1,比它后面的数少1。孩子对这节课掌握的较好。操作时准确率较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和重要。

3、有兴趣说说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能与普班幼儿初步合作,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快乐。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重、难点:

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故事PPT、建筑场馆PPT。

2、纸杯、瓶罐、纸板、小盒子等废旧材料用语叠高,悬挂的"月亮"。

活动课时:

1课时

设计思路:

1、对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

(1)故事《月亮的味道》是一本情节有趣、意境优美的绘本。开头一页的大画面上就有许多眼睛在黑夜里觊觎着月亮,为了够到月亮,动物们一个叠一个,搭起了天梯,最后天梯不但没有倒,反而愈搭愈高了!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牢牢地吸引了幼儿。针对大班幼儿阅读兴趣显着提高这一年龄特点,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一些重点画面,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这个活动将文学作品与科学探索相整合,作品的情节能让幼儿充满好奇,充满快乐,产生游戏的冲动,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进一步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愿望。活动主要采用了视听讲做结合的方法和操作法。前半部分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后半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将幼儿习得的外化的知识进行内化理解,最后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将经验拓展,体现了学习生活化。延续活动也可以引起幼儿再探索的兴趣,其实这也是本活动的最大价值。

2、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分析:

(1)对于叠高的方法,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同时,大班幼儿对于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极感兴趣,愿意参加探究、操作、实验等活动,能积极尝试发现问题。本活动依循了大班幼儿的兴趣,对其认知和能力上均有一定的挑战性。

(2)大班幼儿喜欢对故事的内容与情节发展进行一些推测,思维也比较自如地从"发散"到"集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大班幼儿在有意倾听、问题讨论、模仿操作、小组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中,感受并理解作品内容,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种体验,积累一些经验,成为"快乐的、主动的建构者"。

(3)这个活动的融合目标从融合在我们班的两位特教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制定的。对于常见的动物,黄一凡和毛心怡能认识并说出名称。在我们的融合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能力强的孩子帮助他们学本领的情景,所以此次的融合目标具有可行性。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发好奇。

1、这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说。

2、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复述。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1、分段看看讲讲PPT。

关键性提问:

(1)海龟这么小,大象这么大,大象该怎么站才能够稳稳地站到海龟的背上,小海龟在下面又不受伤呢?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关注特教幼儿,学一学动作。

(2)长颈鹿怎样让自己保持平衡的?他是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

小结:有时候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要多试几次,不能因为失败就放弃了。这下他们够到月亮了吗?

(3)你们觉得狮子过来,它的头往哪边站才会比较稳呢?为什么?

小结:狮子应该站和长颈鹿一个方向,是为了站的更稳。

2、想想议议。

(1)小老鼠能够成功地掰到月亮,尝到月亮的味道,是它一个人的本领还是什么原因?(引导幼儿说出互相合作)

(2)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够到月亮的?(慢慢地叠起来,站的稳稳的,互相配合,合作很重要)

小结:小动物一个个互相配合,叠高时动作慢慢的,还找到了平衡的秘密,一个个像叠罗汉一样,站得稳稳当当的,一次不成功,再试一次,最后终于成功了,尝到了月亮的味道。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两两合作。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请能力强的幼儿和特教幼儿一起合作。

3、经验交流。(突出叠高中"平衡、合作"重要性以及要达到成功的一些小窍门,如:坚持性、认真细致等。)预设问题: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的?

(3)过程中是怎么进行合作的?有没有商量过?

小结:原来叠高有很多好办法,但是 ……此处隐藏2042个字……市购物的乐趣以及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经验。

2.能运用算式记录购买物品的过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运用己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10的减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画有货架和贴有1——9元价格标签的商品图片布置成“超市”场景图,算式记录卡每人一张,笔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购物》。

(三)活动过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习加法。

(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称?(学习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超市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说一说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买的两种商品,以及总价。讲述自己购买商品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小结: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有多种组合方法。

(3)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教师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2+3=5,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4)从2+3=5的算式进行猜测,说一说除了买口香糖和卷笔刀外,5元钱还可以买两样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师用5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如用5元钱买了一个玩具和一种食物,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当幼儿说出多种结果后,告诉幼儿买的食物是冰棍,让幼儿猜另一样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师用10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

(5)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习用加法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任意买两种商品,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2.玩“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习10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10元钱到超市买一种商品,说一说所买的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商品后还剩下多少钱。

边看场景图边进行“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用10元钱购买一种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2)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提问: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10-3=7,,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3)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习用减法列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用10元钱任意买一种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钱,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和找零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3.进行操作练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幼儿根据《超市购物》的指导语做练习:帮明明算一算买两样商品需要花多少钱?拿10元钱买一件商品,还应找多少钱?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检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续编故事,对续编故事情节的想象活动萌发兴趣。

2.能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以及较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真倾听故事,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以及较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认真倾听故事,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有大公鸡、小猴、小猫、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里玩耍的背景图片,大老虎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森林里的背景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森林是谁的家?谁能看着这幅图来说说这个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 幼儿描述图片)

2.教师根据幼儿进行小结。

二.集中讨论活动:

(一)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1.播放“老虎吼叫”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来了?你觉得老虎是怎么样?

2. 提问: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会怎么样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自由讨论。)

个别幼儿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提出分组要求。

1、教师用符号帮助幼儿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故事结局:

(1)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打跑老虎的?

(2)小动物怎样逃跑才能躲避凶猛的大老虎?

(3)老虎是怎样捉到小动物的?

(4)为什么老虎跟小动物做了好朋友?

2、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续编,每个朋友都参加,把自己的想法先用符号记录下来,再在小组中大声、连贯、完整地说给同伴听。

3、使用符号记录的时候互相帮助,记录完了就坐下来交流。

4、认真倾听小朋友的发言,评选“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幼儿分组活动: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声、连贯、完整地进行表达,提醒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

四、集中交流、分享:

(1) 每个幼儿先自由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续编的故事。

(2) 每组的“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掌握非常好,而且兴趣浓厚,他们喜欢小动物,喜欢这样的故事,所以每个幼儿的'精力特别集中,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在续编故事时大多数幼儿能开动聪明的头脑激情发挥想象和小组的伙伴一起交流,在交流中幼儿都能认真倾听故事,还有一部分幼儿只喜欢听别人讲,不过他们都听投入。

这节课结束之后,我觉得我在设计整个课案的过程中不足的是:

在整个课堂中,教师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应该长一点,应多的启发幼儿去思考去想象。

小百科: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集合]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