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6-19 20:38:36 晓怡
幼儿园大班教案汇编6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作品分析】

教师怎么从孩子们能够接触、感觉新奇的流行音乐中挖掘有益的养分,促进孩子们健康和谐地发展呢?恰逢进入主题活动“亮眼看世界”,抱着引导孩子感受多元音乐文化的初衷,我设计了创造性韵

律活动《摇滚巴士》,让西方经典的流行舞蹈一一机械舞走近孩子,体验这一类型舞蹈潇洒、干脆、帅气的特点,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律动,享受大胆地进行自主表现的快乐。

二、相关教学资料 【图谱】

迈克尔·杰克逊图片两张

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机械舞的特点,感受它节奏感强、动作顿点的独特魅力;

2、调动生活经验合作创编乘坐巴士的动作,尝试在动作中大胆表现特定的舞蹈元素;

3、在张扬个性的游戏中享受情景化舞蹈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韵律热身

二)观看视频,发现机械舞的特点并初步体验

1、师幼讨论机械舞动作特点

师:你最喜欢Michael这段舞蹈中的哪个动作?

(请幼儿大胆表现视频里的舞蹈动作。)

师:做这些动作是什么感觉?你觉得这个舞的特点是什么?

幼1:我觉得跳起来很帅!动作很酷!

幼2:他很用力。

幼3:我觉得他的动作-下二下的`(一停一顿),好像机器人在跳舞。

师:你们看得很仔细,像这样动作很有力、一停一顿的舞蹈就叫机槭舞。Michael的机械舞有很多好看的造型,我们来学学吧!(出示两张Michael舞蹈造型照片,幼儿尝试模仿。)

2、在机器人游戏中初步体验动作有力、停顿的感觉。

(评价:鼓励幼儿大胆活动身体各个部位的关节,找到停顿的感觉)

(三)调动生活经验,创编机械舞动作 1、倾听故事

教师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地讲述关于乘坐巴士的情景故事:

巴士站台,等等车。

巴士来了,快上车。

找到位置,拉扶手。

你在干嘛?

注意安全,上坡了。(下坡了)

车到站了,快下车。

2、幼儿讨论,完整故事内容。师幼在音乐中一同讲述故事。

师:人们在乘坐巴士的时候可能会做什么呢?

幼1:听音乐。

幼2:看报纸。

师:那我们把这些事情也讲到故事里去。

(评价:讲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吻合音乐节奏。)

3、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机械舞风格的动作

师:刚才我在等车的时候做了什么动作?

幼1:你的头在转。

师:一起来学学我。

(评价:提醒幼儿动作跟随音乐节奏,尝试边动边讲故事。)

师:巴士来了之后,机器人可能会用什么动作上车呢?

(引导幼儿集体创编第二个动作。)

(评价:注意动作的顿点。)

4、分组创编动作。

师:现在还剩下四句,我们来找到好朋友商量商量:选哪一句?可以做哪些动作?注意机器人停一顿的感觉哦!(幼儿自由绪伴创编动作。)

5、分组展示,鼓励个性化的创编。

师:公车上,机器人除了站着拉扶手,还可以怎么拉?

你还想怎么表现巴士上下坡的时候机器人的动作?

下车的时候机器人身体的哪些部位还可以一起动起来?

(评价:注意动作的力度以更好的模仿机器人。)

(四)完整舞蹈,个性化的表现机械舞特点。

1、串联动作,跟音乐做动作

(评价:鼓励和朋友不一样的创意。)

2、设置巴士场景,完整舞蹈。

(幼儿将椅子摆成巴士上的座位,跟随音乐舞蹈。)

(评价:表扬动作有力、有顿点的幼儿。)

3、简单装扮,让表演更尽兴。

(幼儿戴黑帽子、白手套,表现自己的动作。)

4、幼儿和客人老师组成“大巴士”舞蹈

(幼儿找到大巴士上的舒服位置舞蹈,最后“下车”时自然退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对"一双"、"一对"的概念不太清楚,经常会说出一些笑言。现在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都戴起了手套,但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找到一只,丢了另一只,或者是找到的两只不一样。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双双对对这个数学活动,旨在帮助幼儿理解"一双"、"一对"的含义,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一双"、"一对"的含义。

2、难点:能准确将物品进行配对。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找出身边成双成对的东西。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手套、鞋子、筷子、袜子、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一对、操作材料、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分类游戏,引出"双"、"对"的概念。

1.教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将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全部打乱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好的物品,初步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分好的东西,说出分类的理由。

【这里主要是为了引出"双"、"对"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双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他们叫做"一双手套"、"一双鞋子"、"一双筷子"。

【向幼儿简单介绍"双"、"对"的含义及使用条件。】

(二)分类游戏,进一步了解"双"、"对"的含义。

1.教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

教师: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

【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认知,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都是有关联的,我们将这两样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称作"一双××"或"一对××"。

(三)找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推荐阅读: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00篇【常更新】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呢?(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请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可以成双成对的。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成双成对的东西,他们双双对对多漂亮啊!

【通过此环节进一步的让幼儿理解了活动的意义,也增进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对幼儿的知识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本活动中所学经验。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我们大家带动动手将它们进行成双配对。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分组进行操作。

3.幼儿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里,主要是考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再次强化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成双成对的不仅仅是那些物品,我们人也可以成双成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

游戏《成双成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正确的挥臂投掷沙袋的动作,提高幼儿的投掷能力。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之间友爱互助克服困难的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沙袋 2、绳子若干 3、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队形变化:大圆 四路开花 八路开花 大圆 四路纵队。

(2)运动员模仿操。

2、基本部分。

沙袋的多种玩法。

(1)教师讲解并示范投掷沙包的'动作要领。幼儿站四路斜队,徒手练习挥臂投掷运动1-2遍。

(2)幼儿玩游戏“哪个沙袋投得远”。

(3)分组竞赛“收放沙袋”。

规则:分四队进行,各队第一名幼儿手提篮子,并将篮子中的沙袋分别放入圈内后绕过椅子跑回来,拍第二名幼儿的手,拍到手的幼儿接过篮子去收沙袋依次进行,方法同上。以先完成者为胜。

3、结束部分。

以沙袋为障碍练习曲线走,最后做放松整理活动。

教后感:幼儿对投掷沙袋很感兴趣,提高了幼儿的投掷能力。本活动很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培养了幼儿团结友爱的精神。

活动反思:

1、能够较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达成与有效度较高。

2、课的设计既能考虑到教学目标,又能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游戏内容比较好。

3、感觉本课的组织上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

4、 对投掷教学怎么样的组织才能达到合理、有效?

接着,展开评课的环节,各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合理,可操作的建议,在此也表示感谢!

最后,蒋校长作了总结:

1、首先,她把我这节课与4月份上的市公开课作了比较。她认为,本节课重难点突出,学生不同程度上掌握了投掷的技术技能。

2、本课的组织上还是略显单调,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合理化。情景的运用要融洽连贯。

3、集中与分散显的有些多,要尽量使课上的严谨。

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收获会更多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百科:沙袋,一般是由结实的粗布、白帆布和麻袋缝制而成,上下各十层,大小1.5尺见方,内装约8公斤铁沙。有的沙袋内装沙子、锯末、豆子或高粱。有方形和圆形两种,重量和大小根据习练者需要而定。主要锻炼肌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自己中国人。

2、初步激发幼儿做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3、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一面镜子。

2、挂图“我是中国人”。

3、汉语、英语录音各一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请小朋友照镜子,说说自己的外貌特征,让幼儿知道我们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请幼儿看图片,观察外国娃娃的外貌特征,(有的是黄头发的,有的'是黑头发,有的是蓝眼睛;有的是灰眼睛;有的是白皮肤,有的是黄皮肤,有的是黑皮肤……)说说他们和中国娃娃有什么不同。然后请幼儿从教学挂图画面上不同种族的娃娃中找出中国娃娃,并说出他们的特征来。

请幼儿和同伴相互交谈,说说对方及自己的相貌与外国娃娃有哪些不同,加深幼儿对中国人的外貌特征的认识。

2、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请幼儿看世界地图,,找出中国在当天上的位置,并观察中国地图的轮廓。

3、让幼儿知道中国很大,人口很多,有五十多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让幼儿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放两段录音,一段汉语,一段英语,请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然后告诉幼儿我们说的语言是汉语普通话。

请幼儿说说幼儿用书画面上哪儿是我们国家的文字,然后告诉幼儿,我们写的字是汉字,也叫方块字。

教师小结

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人在外貌形象、饮食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特点。初步引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

2、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乐曲:《采茶扑蝶》

2、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

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

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

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

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教学反思: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PPT课件和图卡,音乐CD,纱巾、红绸人手一条,音乐图谱。

幼儿已学习过多种地方民歌及舞蹈,开展过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歌唱及韵律活动,有演唱衬词的初步经验。

活动目标

能看图谱演唱和探索舞动红绸的方法,积极参与民歌欣赏活动。

体验陕北民歌的情趣和健康美,增强对各地民歌的喜爱之情。

初步感受陕北民歌悠扬高亢、热烈喜庆、粗犷奔放的风格;

尝试演唱B段衬词,感受陕北民歌衬词衬腔的韵味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声中,唤起幼儿对审美活动的热情。

指导语:听,优美的音乐响起,小朋友们找一个舒适的地方,一起舞动纱巾,分享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芬芳。

2.出示幼儿民歌会PPT,重温对地方民歌的'记忆。

(1)回忆已知的地方民歌经验。

指导语:美丽的茉莉花绽放江苏大地的枝头。今天,老师带来了上学期你们开民歌会的精彩片段,看一看、听一听,你们表演了哪些地方的民歌。

幼儿逐一欣赏民歌会PPT片段,回忆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的民歌。

(2)拓展民歌传唱的地域经验。

指导语:我们的国家很大,民歌种类非常多,在中国的地图上都能找到刚才听到的这几段民歌的传唱地。

幼儿观察中国地图的PPT,找到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了解不同民歌的传唱地域。

  二、基本部分

1.导入陕北民歌的欣赏。

指导语:今天,我们还要来欣赏我国陕北地区的民歌,这个地区的民歌非常特别。

提问:认识这位歌星吗?(出示歌手阿宝剧照的PPT)

2.欣赏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1)完整倾听,初步感受陕北民歌的韵味儿。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们觉得它跟我们平时唱的歌一样吗?怎么个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歌曲的旋律、速度、音色等方面描述自己的直觉与感受。

(2)通过声音游戏,体验陕北民歌的悠扬高亢、粗犷奔放。

指导语:陕北民歌唱起来声音为什么那么高、那么长、那么粗?我们来看看陕北人民生活的地方。

幼儿观看黄土高原PPT画面,倾听教师讲解,并尝试用声音游戏体验。

游戏一“问候游戏”:向坐在最后排的客人老师问好。

游戏二“山谷回音”:师幼借用歌曲旋律哼唱“大二班的那个小朋友。你好哎——”。

(3)再次欣赏,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指导语:陕北民歌除了唱起来声音很长、很高、很粗,你还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儿观看歌曲PPT画面,再次欣赏歌曲。

(4)观看图谱,感受歌曲内容及A、B两段的节奏特点。

指导语: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对这首陕北民歌什么地方最有印象?

出示图谱,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指图并随机清唱。

(5)运用图谱,尝试演唱B段衬词。

提问:陕北汉子唱歌听起来怎么样?他在唱什么?“哎嗨哎嗨哟”这句唱得一样吗?哪里唱得最长、最难?请看着图谱,跟着音乐,在图谱上对应唱歌的地方拍拍手。

跟随钢琴伴奏,师幼进行接唱练习,教师唱歌词叙述部分,幼儿唱衬词部分。

三、结束部分

1.观察秧歌画面,体验陕北秧歌的热烈、喜庆。

出示PPT画面。提问:陕北人跳秧歌时拿什么在舞动?

2.探索红绸的舞动,表现陕北民歌的韵律美。

指导语:把红绸系在腰间,试试看你的红绸可以怎么舞动。

幼儿尝试用团拢、张开、挥动、抖动等方式舞动红绸。教师提问:还可以用你学过的什么动作来跳陕北秧歌?

幼儿迁移经验,用秧歌十字步、娃娃步等已有的下肢舞蹈经验表演。

3.与客人老师共舞,结束活动。

指导语:去邀请旁边的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舞起来、跳起来吧!

师幼在舞蹈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